【短訊】藥明生物股價跌超17% 新增項目低于預期或成導火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20日訊(記者 徐紅)20日,港股生物科技股集體下跌。其中藥明生物(02269.HK)跌超17%的漲幅引發市場關注。消息面上,20日正值藥明生物2023年度投資者開放日。據記者了解,會上管理層交流的數據顯示,公司今年新增項目及中報業績不及預期,或是導致股價大幅波動的主因。與此同時,也有觀點認為,海外CRO競爭加劇更是讓市場對藥明生物的增長后勁產生疑慮,并進一步放大悲觀情緒。據公開資料,今年6月8日,三星生物和輝瑞聯合宣布,達成生物類似藥長期生產代工的戰略合作,合作總金額達到4.11億美元。根據戰略合作協議,三星生物承諾“為輝瑞涵蓋腫瘤學、炎癥和免疫學的多個生物類似藥產品組合提供大規模生產的額外產能”。三星生物還將這筆合作交易描述為“長期”安排。三星生物來自韓國最大的財團三星集團,和藥明生物同為亞洲生物醫藥CDMO巨頭,也是后者的有力競爭者。據稱,在競爭策略上,三星生物正以極低的價格搶項目填產能。不過,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截至5月底,藥明生物新增項目25個,相較往年全年新增項目數120-130個低于預期,背后原因主要還是在于市場整體環境的低迷,包括受融資放緩影響,客戶簽單周期拉長等?!笆谴蟓h境不好,今年‘餅’小了?!惫鞠嚓P人士向記者表示。據悉,由于國內需求較弱,因此藥明生物今年上半年新增幾乎都是海外項目。但基于歐美需求正在恢復,加上MNC需求旺盛,公司預期全年目標新增項目仍有望達到100個。2022年,藥明生物實現收益152.7億元,同比增長48.4%;純利和本公司擁有人應占純利分別為45.5億元和44.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9.7%和30.5%。按區域看,國內收入37億元,占24.4%(占比接近腰斬);海外收入超過115億元,占比超過75%。截至報告期末,全球總產能升至26.2萬升(同比增長70%)。其中海外產能占比超過60%。而基于對未來的樂觀預期,藥明生物還在進一步加大海外市場布局,后續將在歐洲、美國、新加坡累計投資30億美元建廠,預計到2026年,公司的產能將達到58萬升,這些新增產能大多布局在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藥明生物以外,三星生物同樣正在大肆擴建產能。最新消息顯示,三星生物計劃注資1萬億韓元(7.622億美元)在韓國建設其第五家工廠。一旦第五家工廠全面投產,三星生物的總制造能力將達到每年近80萬升。對此,市場也有擔憂認為全球產能或有階段性過剩之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