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類型的債基有什么風險收益特征? 報道
近年來,短債基金、債券ETF、可轉債基金和包括“固收+”在內的固收基金等,輪番登上債券基金市場的舞臺中心,“你方唱罷我登場”。各種類型的債券基金讓人目不暇接,有的投資者甚至想“雨露均沾”,每種債券基金都投一點。然而,債券基金畢竟是一種投資工具,既然是投資,就必然會伴隨著風險。面對這么多債券基金,如何才能選得恰當、投得精準?
接下來,我們就針對固收基金、短債基金、債券ETF和可轉債基金這四類近年來受到投資者關注的基金,分析一下它們其中的風險收益特征。
一、固收基金真能保持“固定的收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有經驗的投資者會發現,盡管是債券基金這類“拿本金、吃利息”的投資工具,在債券市場表現不佳時,仍然有可能會出現虧損。而在債券市場出現調整時,我們仍能聽到“債券基金為什么會虧損?”“為什么債券基金會被套???”等疑問。
如果投資者對各類債券基金的特點有清晰的認識,或并不會為債券基金出現虧損的情況感到驚訝。
1、“固收”并非是“固定的收入”
作為主要的固定收益類證券之一,債券的“固定”是指未來獲得利息(現金流入)的要求權及利息支付的時間固定,并非債券的市場價格固定或債券的定期收入水平固定。與股票一樣,債券的市場價格會隨著市場的情況、供求雙方的博弈出現波動。
目前,公募的債券基金,其基金凈值的計算主要采用市值法進行估值。債券基金所持有的債券資產的市場價格波動,可以在基金凈值中充分且客觀地反映出來,因此債券基金的凈值會隨著其持倉債券市場價格的波動而起伏。在某些情況下,債券價格的波動會超出預期,因此持有這些債券的基金,其基金凈值也會隨之發生劇烈起伏,投資者可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階段性虧損。
另外,除了純債基金,部分基金的基金資產會投向優先股或股票等權益類資產,一旦這些權益類資產的虧損難以用債券的盈利平復,整體上,債券基金就有可能會呈現出虧損狀態。
簡而言之,就算是債券基金這類“拿本金、吃利息”的投資工具,也并不一定能“穩賺不賠”。
2、債券基金也能多元投資,并不僅僅“坐吃利息”
有的投資者認為,債券基金只投資于債券,因此債券基金用基金資產買入債券后即可“坐吃利息”,而且穩賺不賠。這種相反恰恰與現實相反,而且是對債券基金的一種誤解。
債券基金中有80%以上的資產投資于債券,而除了投資于債券外,基金資產中還有最多20%的資產可供基金經理“自由發揮”。
在債券投資以外,基金經理可以拿著這最多20%的基金資產,基于控制風險、增厚收益、提升流動性等目標綜合考慮,構建分散化組合,實施多樣化策略。同時,基金經理還可以通過買賣債券,以賺取價差、規避風險、應對申贖或適時優化投資組合結構,調整投資組合的久期和杠桿水平,以實現收益-風險比最大化目標。
也就是說,基金經理在管理債券基金的投資組合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力爭收獲包括票息、資本利得、杠桿收益等在內的多元化的投資回報,不會只讓債券將基金“坐吃利息”。
二、短債基金為何“短小精悍”?
在債券基金之中,有一類債券基金因其較低的風險和穩健的收益走勢,受到了不少投資者的關注。這類基金,就是短債基金。
1、短債基金的“短”,是主投債券剩余期限的“短”
有的投資者在看到“短債基金”時,可能會誤以為是基金存續期間的“短”。實則不然,短債基金的“短”,指的是債券基金主要投資的債券剩余期限的“短”。
一般而言,短債基金主要投資的債券,其剩余期限在397天(含)以內,而作為一種純債基金,短債基金通常在嚴格控制風險和保持較高流動性的基礎上,力求獲得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投資回報。
一般而言,債券剩余期限的長短與其風險的高低密切相關。短債基金主要投資的債券,其剩余期限較短,因此其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也稱“久期”)也會較短,債券價格受到市場利率變化的影響相對較小,其風險也相對較低。
2013-2022年的10年間,萬得短期純債型基金指數每年均取得正收益,在10年以來平均的年化收益率為3.55%,平均最大回撤僅有-0.48%,也就是說,短期純債型基金整體呈現出風險較低的特征。
2、遠看相似,近看卻有大不同的短債基金與貨幣基金
對于有基金投資經驗的投資者而言,短債基金與貨幣基金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如果仔細看,短債基金與貨幣基金有不少區別,也各有特點。
從它們投資的底層資產來看,短債基金主要投資于剩余期限在397天(含)以內的債券,而貨幣基金主要投資的則是銀行存款、同業存單、剩余期限在397天(含)以內的債券等,其投資組合的久期則不得超過120天。
另外,在投資起點、估值方法、風險、流動性和申贖費用方面,短債基金和貨幣基金也存在不少區別:
簡言之,短債基金的預期收益和風險均高于貨幣基金,在選擇短債基金時,不僅需要關注其短期業績,還應當注意其風險控制能力,持有期應當在3-6個月以上。而貨幣資金適合隨時會有資金需求的投資者,也就是說,相比短債基金,貨幣基金與“活錢”投資更匹配。
三、擁有債基與指數“雙重身份”債券指數基金
在國內的債券基金市場中,近年來受到投資者關注的,除了短債基金外,還有債券指數基金。
1、具有“雙重身份”的債券指數基金
在介紹債券指數基金的“雙重身份”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債券指數。
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者都知道,股票指數是將市場中的一部分股票價格經過計算后得出的數值,能夠反映股票市場某一領域或板塊的總體價格水平及其變動趨勢,而如上證指數、滬深300等大盤指數則能反映整個市場的總體走勢。
債券指數也一樣,它是由債券市場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債券(或全部債券)的交易價格進行平均和動態對比所生成的數值,能夠反映債券市場中具有代表性的債券甚至全部債券的價格變動情況。
而債券指數基金,則與股票型指數基金一樣,擁有“債券基金”與“指數基金”的“雙重身份”,其以特定的債券指數為標的指數,并以該指數的部分或全部成分券作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這些債券以跟蹤標的指數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投資標的的種類和所投債券的剩余期限,債券指數基金可以被分為不同的種類。
若以投資標的的不同進行劃分,債券指數基金可被分為國債指數基金、地方政府債指數基金、政策性金融債指數基金、城投債指數基金等;而如果根據所投債券的剩余期限進行劃分,債券指數基金則可以被分為“1-3年債券基金”、“3-5年債券基金”、“7-10年債券基金”等。
根據以上分類方式,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個性化和差異化的選擇。
與股票型指數基金相比,債券指數基金在構建投資組合時有一定不同。一般而言,股票型指數基金在構建投資組合時使用的是完全復制法,盡量保持投資組合中每只成分股的占比都與標的指數成分股占比完全一致。而債券指數基金則采用分層抽樣法,采用一定的抽樣方法從構成指數的成分債券中抽取一部分成分券來構建投資組合,這樣有利于在控制跟蹤誤差的同時,進一步減少交易成本。
2、持倉透明策略穩定,分散度高而費用更低
與一、二級債基等可有一部分資金投資于權益類資產的主動管理債券基金相比,債券指數基金具有持倉更透明、投資風格策略更穩定、投資分散度高而費率更低等特點。
在持倉上,投資者除了可以在定期報告中查詢債券指數基金的前五大債券持倉外,還可以在指數編制機構的網站上查詢債券指數基金所跟蹤指數的構成來推斷基金的主投券種;在投資風格上,債券指數基金會根據標的指數圈定邊界清晰的投資范圍,構建投資組合,從成份券種類到發行主體,從信用等級到剩余期限等等要素信息都會給予明確的限定。
另外,在投資上,債券指數基金以標的指數的成份券或備選成份券作為投資組合對象,因此其投資分散度更高,有利于進一步降低個券信用風險或估值調整風險給整個投資組合帶來的影響。在費率方面,相比于主動管理的基金,債券指數基金管理費率與托管費率通常更低。
投資者需要留意的是,債券指數基金在運作上雖然會更多地進行被動投資,但其投資過程中仍可以運用杠桿增厚收益,根據相關規定,單只開放式債券指數基金的總資產不超過其凈資產的140%即可。
四、可即買即賣的債券ETF
市場中,除了股票型指數基金和債券指數基金這對“雙胞胎”外,還有另一對雙胞胎,即股票ETF和債券ETF。然而同為ETF,與股票ETF相比,債券ETF的交易更為靈活,它們在交易和申購、贖回方面各有不同。
1、債券ETF份額可當日買賣,交易更為靈活
與股票ETF相同的是,債券ETF的最小/大買賣單位分別為100份和不超過100萬份,買賣申報價格的最小變動單位也是0.001元。但是在二級市場的交易上,債券ETF當日買入的份額可在當日賣出,而當日買入的股票ETF份額后,還要等到次一交易日才可以賣出。
在申贖規則上,債券ETF和股票ETF也有不同。當日申購的債券ETF份額,當日可賣出或贖回,且當日贖回的債券ETF份額實時記減,贖回獲得的“一籃子債券”當日可賣出,也可用于當日的債券ETF申購。對于股票ETF而言,當日申購的份額,當日可賣出,但不得贖回,且當日贖回得到的成份股當日可以賣出,但不得用于申購基金份額。
2、可實行場內“T+0”交易的債券ETF
作為場內交易的債券指數化投資工具,債券ETF除了具有債券指數基金持倉透明、風格策略穩定、投資分散度較高、費率較低等優勢外,還具有可作為質押券參與質押式回購、可實行場內“T+0”交易的特點。
也就是說,債券ETF可作為質押券參與質押式回購,此舉既拓寬了場內融資渠道,又有利于投資者實現杠桿策略,以期增厚持有收益。而其可實行場內“T+0”交易,相較于投資普通債券指數基金,其資金使用效率更高。
五、債券基金估值的市值法和攤余成本法
根據不同的分類方式,同一只基金可被列為不同類型的基金,以上,我們分類簡單地說明了短債基金、債券指數基金和債券ETF這幾類較為常見債券基金的特點,而根據估值方法的不同,基金也可以被分為使用市值法估值的基金和使用攤余成本法估值的基金。近期,多家基金公司推出了“混合估值法債券基金”,對于債券基金而言,這兩類估值的方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實際上,無論是市值法還是攤余成本法,其底層的邏輯都是通過客觀的方法對基金擁有的資產和負債進行計算,以得出基金的凈值。
1、市值法采用的兩個價格——收盤價和第三方估值價格
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債券,就像股票一樣在每個交易日的市場交易中產生開盤價、收盤價等價格,而債券的估值基礎,就是由交易產生的收盤價。如果在估值當日沒有產生交易,則以最近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估值。
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交易所債券市場在交易方式上會有所區別,一般在銀行間市場上市的債券會采用第三方估值價格。顧名思義,第三方估值價格即由專業的第三方估值基準服務機構提供的估值。這些第三方機構,主要包括中債金融估值中心、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等,它們借助統計模型對債券進行估值,通過合理的質量控制手段確保估值質量,并公開估值方法、估值流程,確保估值透明。
采用市值法估值的債券基金,會將債券當日市場價格的變動計入當日損益,由于債券的市場價格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會持續變化,因此基金的凈值會隨著持有債券的市場價格波動。
無論是交易所的收盤價還是第三方估值價格,都屬于市值法,是市場定價的結果,均可相對客觀且及時地反映債券資產價格波動對債券基金凈值產生的影響。
2、使收益保持相對穩定的攤余成本法
攤余成本法是指以買入債券的成本列示,按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慮其買入的溢價與折價,在其剩余存續期內按照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每日計提損益的估值方法。簡單地說,使用攤余成本法估值,可以將債券未來可以預期的到期損益,均勻攤銷到每天,以保持收益的相對穩定。
一般而言,采用攤余成本法估值的基金,是那些所投的債券資產滿足以收取合同現金流量為目的,并采用持有至到期策略的封閉式基金。然而,采用攤余成本法的基金以封閉式運作,意味著投資者將犧牲一定的流動性。
簡言之,固收基金并不僅僅只“坐吃利息”;短債基金“短小精悍”,預期收益能高于貨幣基金;債券指數基金擁有“雙重身份”,持倉分散度高而費用更低;而股票ETF的“孿生兄弟”債券ETF可在交易日“即買即賣”,交易更為靈活。四類債券基金各有特色,然而投資者在挑選基金時,不僅要看到各類基金的優點和特點,還應當注意與之相伴相生的風險。
免責聲明:
本機構撰寫的報告,系基于我們認為可靠的或已公開的信息撰寫,我們不保證文中數據、資料、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任何情況下,本機構撰寫的報告中的數據、資料、觀點或所表述的意見,僅供信息分享和參考,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我們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機構撰寫的報告中的任何數據、資料、觀點、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閱讀者自行承擔風險。本機構撰寫的報告,主要以電子版形式分發,也會輔以印刷品形式分發,版權均歸金證研所有。未經我們同意,不得對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不得用于營利或用于未經允許的其它用途。
風險收益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