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里裝著大民生 靜安區江寧路街道打造嵌入社區的幸福小食堂-世界要聞
一日之計在于晨,坐下來安心地享受一份早餐,必然會為一天的工作、生活帶來滿滿元氣。靜安區江寧路街道就為附近的居民、白領,準備了種類豐富的早餐、舒適的就餐環境,目前,街道在社區食堂和樂寧生活館兩個點位均開設了早餐供應,以食堂為點位,構建幸福網格,讓居民充分享受到方便、快捷、舒適的社區服務。
零排放+輕量飲食,成為居民家的早餐后廚
(資料圖片)
位于靜安區陜西北路849號弄2號的樂寧生活館是一個集“生活便民+文化惠民”于一體的社區公共空間,書畫工作室墨香氤氳、街道圖書館分站書香四溢,從6月17日開始,這里的每一個早晨將充滿著饅頭、米面、糕團的香氣——樂寧生活站里的幸福小食堂正式開業,并開始供應早餐啦!
作為一個鑲嵌在居民樓樓下的小食堂,周邊的居民本來對居民區里的餐飲頗有想法:“四大金剛是心頭好,油煙噪音卻要不得!”但在食堂裝修時,他們也了解到,作為一家政府的社區食堂,對于環境友好而做出的種種努力——江寧路街道開展大調研,會同食堂的承接單位、物業公司、居委會、業委會一起商討,經過幾輪方案調整,在硬件上引進“黑科技”,軟件上優化餐品設計,最終確定了“零排放內循環設備+低油輕量菜單”的解決方案,真正實現了油煙零排放,并專門設置了餐廳分流出入口,最大程度方便居民,也最大程度減少影響,親民又不擾民。
于是,他們耐不住好奇,來詢問,食堂什么時候開?供應幾餐?會是什么樣子的?開業后的這幾天,周邊居民果然聞不到任何油煙,他們說:“這個和人家社會飯店是不一樣哦,干凈得不得了!” 不僅如此,小食堂干脆把健康飲食的理念貫徹到底,在目前的菜品中,饅頭是雜糧做的,油條是少油的,主打一個“輕食”概念。好的環境與服務,讓小食堂迅速出圈,圈了一大波粉,周邊居民口口相傳,爭相來買早餐,對于他們而言,15分鐘社區生活圈就是觸手可及的幸福感。
地理位置離居民近,小食堂以及它所在的樂寧生活館,都希望在各方面離居民近一些、再近一些。在6月17日的開業活動上,小食堂邀請了社區里的家庭一起來參加親子活動:試吃早餐、包粽子、做手工……這些開展親子活動的場所,是內設在生活館的書畫室、圖書室、議事廳等,日后將更深度為社區百姓提供服務,孩子們來玩一玩,老人來坐一坐,作為生活館,真正把生活這篇文章做精做細。
其實,樂寧生活館作為街道生活服務中心的一部分,今后,便民集市將每周開到生活館,居民可以在這里買到價廉物美的蔬菜、預制品等,從買低價蔬菜到吃上優質早餐,這里與社區居民的聯動更為緊密。
個性定制四季餐,把老少需求一網打盡
今年6月5日以來,位于淮安路771號三樓的街道社區食堂早餐開市,第一天,就賣出了65份餐,此后,食堂開早市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僅社區居民紛至沓來,連毗鄰的外區居民也趕來打卡、購買。社區食堂作為江寧路街道綜合為老中心的一部分,自2021年10月開業以來,一直深受周邊居民和白領的喜愛,此前只供應午餐和晚餐,這回推出了早餐,實現了一日三餐全覆蓋。
社區食堂每日午餐和晚餐共計500客左右,對于50個座位的食堂容量來說,已是超高翻臺率。菜肴美味可口,除了家常菜外,還有松子鱖魚這樣的硬菜,據悉,小小社區食堂的掌勺大廚,曾是小南國的主廚,出品自然不一般。
小小食堂有著大大理想,不僅要讓居民吃飽,還要讓居民吃得健康。為了更好地滿足一老一小的需求,今年以來,社區食堂開設了幸福四季餐和幸福寶寶餐。幸福四季餐是在每個節氣都推出符合時令、順應氣候變化的餐食,例如,夏天到了,目前食堂推出了擁有超多微量元素的開洋絲瓜、補充鹽分的蘿卜干炒毛豆、富含蛋白質的金沙美人腿和清熱滋補的涼瓜炆排骨。
食堂隔壁就是寶寶屋,到了中午,許多家長會把寶寶帶過來吃飯,食堂的幸福寶寶餐用了色彩鮮艷、造型可愛的餐具,餐食品種豐富、清淡且富含高蛋白,許多寶寶吃得開心又滿足,完全不需要喂飯!
如今,食堂又推出了早市,主打的面條最低7元,澆頭最低2元。食堂的對面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隔壁有菜場,這里呈現的是一幅宜居、宜養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生動畫面。
目前,江寧路街道正在籌建樂寧養老院里的社區食堂,不久的將來,該食堂也將對外開放,在服務好院內一百多名入住老人的同時,也為江寧轄區的老年人提供地道的上海美食。在這個食堂里,會有一個生日餐廳,用于老人生日;還會引進高品質的餐飲企業,讓更多以往只能在餐廳里吃到的“大菜”走進尋常百姓的餐桌,讓經典的味道與江寧的人情味融合在一起,散發出更濃的幸福香氣。
標簽: